为贯彻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性评估整改要求以及云南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的有关要求,文学院于2025年8月30日-9月5日在映秋院235室连续举办六场本科必修课程教研会议。
学院高度重视本次系列教研会议,是近年来首次采取学院层级针对一门课程开展教研活动的方式。六场教研会议,主持工作的副院长、教学副院长、中文系主任、教研室主任、所有必修课任课教师全员出席。会议分古代文学、外国文学、民间文学、现当代文学、语言学、文艺学六个教研室依次进行,对“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西方文学”“东方文学”“民间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理论”“文艺理论原著选读”“论孟导读”“老庄导读”等20门必修课程,逐门进行深入研讨。


会议要求每门课程由课程负责人拟定课程知识点清单,所有任课教师对必教知识点、选教知识点、自学备查知识点、思政知识点进行了充分沟通和统一思想,以确保平行班授课质量的平衡,督促任课教师更新知识、厘清要点、研究学情、提质升级。
张多教学副院长主持会议时指出,“本科必修课、核心课必须有引领性,要对标‘两性一度’和OBE理念;知识点必须明确,不能含混;必教知识点要符合本科学习规律,属于最低限度的教学内容;必教知识点一旦确定,所有平行班都必须执行;杜绝满堂灌,必须强化设计课堂活动,注重学生的表达。”


针对近年来本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孙兴义副院长(主持工作)强调,“要加强本科教学质量,要把义务工程打造成良心工程;任课教师要动态跟踪学情,更新教学理念;研究方向之间、课程之间、平行班之间要打通,协同联动。”


经过六场充分热烈、系统深入的教研会议,任课教师们对必教知识点、选教知识点等达成一致意见,教学研讨取得显著成效,有效扭转了必修课多主体之间沟通不畅的问题,为从根本上解决教学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奠定了坚实基础。院级课程教研活动,为原有的教研组平台增添了更灵活、更有针对性的教研机制,获得教师一致好评。
一稿一审:马峰
二审:张多
三审:赵永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