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统筹教学研,扎根中文系——李金惠老师访谈录
发布时间:2023-03-16 文章来源:云南大学文学院

统筹教学研,扎根中文系

                                                      ——李金惠老师访谈录


采访人:杨睿涵杜叶倩盛叶郑哲睿马宝燕

时间:2022127

地点:云南大学映秋苑

李金惠1960年进入云南大学学习,1983年调入云南大学中文系,担任中办公室主任



采访者:李老师,能谈一谈您在云南大学的求学与工作经历吗?

李金惠:我是60年进入云大历史系学习,64年毕业的。毕业以后分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务部工作,在北京待了八年,但八年中真正工作只有一年多,因为66年就开始“文化大革命”,69年就下乡去干了。72年我被调回云大,本来我要到历史系搞教学,结果到云大之后领导找我说云大教务处缺人,叫我留在教务处工作。七八月份我就来到教务处管理教务,同时又负责为函授大学的筹建做准备工作。在云大教务处做了五年的办公室工作,初到人比较多,后面人就比较少,只有三、四个人。其中两个人去跟人民学打字,所以办公室的里里外外基本就是我在料理。在727375年,被学校评为了学习雷锋积极分子。

78年,因为我是原函授部筹备小组的成员,又被调入函授部,也是搞教学行政工作,工作比较忙,干了五年。函授大学一开始是叫云大函授,现在叫教育学院。到83年,中文系三个新上任的系主任蒙树宏、李中和乔传藻找我几次谈话,让我去中文系当办公室主任,他们第七任。原来的中文系办公室只有一个办事员叫李树贞,接近退休了,其他的有一个教学秘书在管,比较缺人,我就去中文系办公室了,有句话叫做:服从领导的决定,哪里需要到哪里去。在中文系待的时间比较长,一直到96年退休,值班值到98年,待了十多年。我刚到中文系的时候,因为“文化大革命”十年没有招生,各个部门都比较缺人,所以大学里面各种情况是相当多的。



我对在中文系的教务工作印象是比较深的。系主任蒙树宏教授,两三年前不在了,当时是搞鲁迅研究、培养研究生,教学认真,工作负责,确实两袖清风,只讲工作,不讲报酬;副主任彭安湘教授也不在了,也是我这个年纪,当时当代文学变更教材,钱不够用但还是争取给系里办新教材。乔传藻教授谈文学作家。最后一班系主任杨振昆,你们知道的,今年80岁了,对外联络、开放比较活跃,传授班的几段搞得比较好。我记得他跟一个系领导在会议上说过,中文系创收上百万。当然把教材、教师等开支除掉,可能一门就几十块钱。原来比较早的时候只管中文系学生,我在的时候他又负责学校的其他工作,就没遇到了,但是是比较有名的教授呢。中文系的下面很多同志也当过系主任,这是中文系比较突出的工作情况。

中文系的办学在云大是比较出名的,当时有三个大头工作。一个是受省广播厅委托办的专业证书管理班,结果云大办的是函授班,两年制,毕业后发结业证书,当然内部规程与省广播厅委托的专业证书管理班是大同小异的。第二个是受省政府、省委办公厅的委托,办的秘书专业证书班。当时我是这个班的班主任。第三个是受曲靖教委、玉溪教委的委托,办的中文师范教师班,两年制,我也是班主任,并给兼上他们革命史课。所以我那会儿的工作是相当忙的。

中文系有大头工作,后又受省自考办的委托,面向全省招文书专业管理自考函授大专班,学制两年,面向全省,一共有一千多到两千多的学员,最多的时候形成了大理、楚雄、保山、西双版纳、临沧、曲靖、昭通、东川八个函授点。每个函授点都有七个行政人员和一些教师,教师负责上课,行政人员则负责发放教材、收学费。我们办公室的七八个人每个学期期末都要分散下去组织教书,面授辅导;还要负责发放教材、报名等事宜。函授是比较慢的,搞这些工作,的确是很忙。老师平均一个学时就五块钱,办公室人员一天加班给两块钱,当然也不讲钱,把工作搞好就行。但是有一点就是当时中文系(著作)版权多,创收比较多。第一次就把这个创收的钱从学院和学校分开,学校提议抽取三成,剩下七成就留下来发酬金,改善办学条件。第一次蒙树宏、李中、乔传藻三个系主任用创收的钱把会议室全部重新布置,换了椅子和桌子,椅子换成了靠椅,那个桌子比(我面前的)这个还要讲究点。给办公室老师就发了手炉。第二次就发了一台电脑,电脑只需要自己出一点钱。第三次发了小裤。后来用创收得来的钱和自筹资金盖了七套房子分给各个老师,所以当时在中文系工作待遇还是不错的。

还有一个比较忙的工作,就是全省自考的大学语文考试评卷工作。当时由云大中文系负责,系领导是大组长,还有副大组长等等。我就是被教委评为副大组长,主要负责收发、保管试卷,布置教室,阅卷等工作。食宿等后勤工作就是办公室的其他同志在负责。每个暑假开始就是高考语文评卷,评卷完以后就去下面面授辅导;到寒假,就是自考的阅卷,所以整个假期都是在加班加点地工作。

总的来说我的工作基本都是在行政办公室。在第二外国语学院待的时间不长,就被评成了“学习毛主席积极分子”;65年就入党,过一年多到云大教务处就被评为“学习雷锋(积极分子)”;到函授部工作学习因表现比较突出被评为一等奖,给了将奖状和一些奖金;到中文系去,由于各方面工作突出,学校又评了奖还给了奖励。不容易啊,那时候工作十几年我们的工资还是56块,56“万岁”。

我刚才说我们这个工作只讲工作,不讲报酬多少,也没讲工作时间。我下班回去以后啊,基本是看电视、看报纸,看不动的时候躺下就睡着了。时间一长,腿和膝盖都有疾病,没办法骑单车,从家到这边来又没有公交车,最后买了个小汽车来上班。当时工作太忙了,退休以后就感觉比较轻松了,腿都好了。从我上学到工作再到退休这一段时间,我有一个神奇的体会,就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天,你看我一直读书上学,都是党在培养我,让我不断进步,所以我建党一百周年的时候写了一篇文章,就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的今天》,传到老教授协会之后,云大给了奖状和纪念品。另外在中文系工作的时候,除了当班主任,兼理教学工作外,也还写了几篇论文和文章,有的还获得过二等奖。

还有一点,你们年轻人都不知道,50年解放以后我们家乡才有小学,高小才有语文落实部分,所以我是50年正式上小学,52年上高小,5457年上初中,初中毕业被保送读高中,高中后就考上大学。我是家乡第一代、第一个大学生。因为我们家乡比较贫困,毕竟在山区,读书就比较晚点。

这个就是我工作和学习基本情况了,你看还有什么可以提一提的。

采访者:老师您是60年在云大读书的是吗?

李金惠:嗯,60年在云大历史专业学习,64年毕业,毕业后就被分配到北京。我们的分配原则很简单,我填的志愿我现在都还记得: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最艰苦的地方去工作,我的志愿就是这样。结果第一批通知下来我被分配到北京对外联络文化委员会,那年刚好文委下面成立了第二外国语学院,我就被分到二外的行政办公室了。

我初中一年级就入团,二年级以后当团支部书记、校团组织委员;在高中也是团支部书记、团组织委员;到云大来,也是任团支部书记,第二年任团组织委员,直搞了三年。因为初中高中大学都是搞团支部书记、委员,然后就是想行政工作我这个“老板凳”也是应该搞得更好,这个是党的工作。历史系的组织委员我也是搞了三年。结果第三年下来当上了团小组长,说是能上能下,团中央有个同志还表扬过我。历史系总支书记西竞强同志对我们也很好,一来就让我们当干部培养我们,把我们当积极分子培养,之后就入党,这些都与云大培养、教育有关。

系领导张德光,比较有名还有方国瑜,还有民族史专业没有给我们任课的江应梁等等这些都是有名的教授。这就是学习情况。

采访者:你们刚到云大时中文系就叫这个名字吗?

李金惠:我来的时候也是叫中文系。最开始中文系就只有汉语言文学专业一个专业,每年招50-60个学生。两三年以后又开设了新闻专业,就有两个专业了。有三个专业招收研究生:赵仲牧老师培养搞美学研究的研究生,蒙树宏老师培养搞鲁迅研究的研究生,张文勋老师搞培养当代文学的研究生。招研究生控制得时比较严的,都是要由省教委批。两个本科专业,有两三个研究生专业,这是系里的基本情况。研究生老师除了上面说的张文勋、蒙树宏、赵仲牧三位,还有书法比较有名的赵浩如,附近公园里的牌匾好些都是他写的,是比较有名的书法家。

采访者:您刚进中文系有考核培训吗?

李金惠:就直接进去了,点名就是当办公室主任,不用经过考核。因为几个系主任到我家两三次,我也不好再推辞。我去头两年呢,人比较少,只有一两个人。慢慢地教学工作各方面扩大了,办事员、教务员、办公室副主任都配得比较齐了。

采访者:在您工作这些年中文系有何变化、沿革?

李金惠:我退休二十多年了,96年退休的,因为我的身份证是1937年出生,但是我工作档案上写的是36年,所以现在就是八十多了。我们在中文系那会儿基本没什么变化,一个历史专业,一个是中文、一个政治,主要是这三个专业,后来就发展出新闻、法学等其他专业。但是退休以后学院也是变来变去、分分合合的,一会儿把史学、文学合起来叫人文学院,合几年后来又分了,这个情况我就不太清楚了。

采访者:在你工作中,您认为中文系的行政工作有何特色?

李金惠:学院特色我就很说不来了。中文系首先就是以教学为主,这个比较突出,就是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生,历史专业也是比较有名气的。另外就是刚才说的创收比较多一点。我们那会儿包括评职称、晋升职务都是考得比较严。我当时是行政办公室的主任,但是几十年了就是一个办公室主任。系主任同我说过,要替管教学的系主任分管行政,这个行政有总书记和副书记,我们一直都是在办公室干这个。九几年被评为“助理研究员(副)”,这个职称不与工资挂钩,给职称但不享受工资待遇,所以那会儿工资待遇是比较低的,但是这些我们都不考虑、不讲求。负责教学的几个老师专业都比较强,像讲文学史,不看书不看讲义滔滔不绝,培养出了很多学生。最早的刘文典,还有给中文系代课的副校长李广田几个都是比较有名的教授。所以我感觉云大培养了不少人才,中文系出来的厅级干部都是比较多的。

采访者:您还记得当时跟您交接工作的是谁吗?

李金惠:那时候没有正式交接的,就是一个办公室主任李树贞,她那个办公室就她一个人在里面,其他人就针插不进、水泼不进这种情况,我回去以后就把办公室这头接起来,也没有说谁交接我,办公室就是负责教务、排课和教室的分配等工作。学生的排课、教学,还有一个学期管理就是交给我负责;办事员专门管理文件的收发和期末的发放酬金;教务员管理学生学习档案、教学档案、成绩汇总。我们办公室就是管这些,感觉没什么交接。我退休后,系副主任,办公室副主任和我一起工作了好几年,他们对工作比较熟悉,也没有什么交接的。96年退休以后居住在西山,又搞了两年教务工作又过渡一下,98年就离开中文系了。感觉交接工作不太明显。

采访者:您的工作是比较忙和辛苦的,有没有什么特别有收获的事情?

李金惠:收获,就刚说到每去一个单位(第二外语学院、教务处、函授部、中文系)都有被领导表扬和奖励。云大教务处处长你们认不得了,他说:一个女同志娃娃又小,还负责年级其他事,办公室就一个人坐在那里。如果李金惠同志不来,教务处就要关门了。中文系的组织书记杨强给我的总结评价是:李金惠同志工作部分积极,任劳任怨,很好地完成本职工作。从这些领导对自己的评价中自我感觉还是不错的,也心满意足没有更高的要求了。

采访者:老师您觉得作为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

李金惠:这方面就看个人的想法。有一条,像你们毕业以后,有些要搞教学,有些就分到党政机关,但不管分到哪里,都是党的工作。既然是党的工作只能乐意地接受,就不要挑挑拣拣的,不要搞这样搞那样。我工作的时候,从不找领导反映个人情况,不论评职称还是工资,或者其他都没找过领导反映过。还有一条就是,既然你在行政办公室,真的就像杨树祥说的,工作不分阶级,任劳任怨地去干。如果让你去干就像“屁股是尖的一样”,一下跳这点一下跳那点都不满意,就不太好了。“无条件地服从分配”,这点我想不管是搞党政工作还是搞行政工作都应要有的素养。当然你如果是搞教学的,后面有向别的方向发展的想法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达不到这个想法,你不要灰心丧气,本职工作也要把它搞好。

采访者:您工作的时候在东陆校区吗?

李金惠:最早是在会泽院旁边的两层小楼房,这个小楼房原是李广田副校长的住宿。我到中文系去之后,连带中文系办公的一共三栋小楼都全部拆掉了,中文系办公室就搬到了北苑,北苑有治疗室、电脑教室都在那边。一共搬了两个地方。

采访者:请您对中文系的学生说几句寄语。

李金惠:现在学习条件好了更应该不要放弃,更应该努力学习,在学生时代把学习搞好。这个给基础打好,以后不管你学习、不管做哪方面的工作就比较顺手了。另外如果负责学生工作、当学生干部要尽心尽责地把工作做好,像过去说的,要又红又专。学习就是业务,要搞好,这就是现在对学生的要求。我到北京去的时候外交部长陈毅给第二外国语学院做开学报告就说:一个驾驶员,一个飞行员,如果你驾驶技术不好,开飞机去撞,这个是你没有技术,没有本领;如果你不红,思想不好,开着飞机跑到台湾、跑到美国去了......讲红与专的辩证关系。你们年轻人学习好,思想好,工作好,就是个三好学生。